搜索
查看 32 回复 0

机臂如我臂 人机方“合一”——柳工“85后”小伙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背后的故事

[复制链接]

60

主题

1

回帖

203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203
发表于 2023-4-16 20:59:05|来自:河南省郑州市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6381706145197864154204751.png

近日,在意大利电视台《Lo Show dei Record》节目中,柳工高级钳工朱飞操控着柳工挖掘机,宛若“人机合一”一般,1分钟摘掉15名模特头上的帽子,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有着出色表现的朱飞,真的不简单。2016年2月12日,在央视一套播出的《吉尼斯中国之夜》压轴挑战中,朱飞创造了用挖掘机21秒摘掉6名模特头上棒球帽的世界纪录。

作为一名装配钳工,1988年出生的朱飞为何能够不断创造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朱飞回忆准备过程时透露,当时压力非常大,在练习时因成绩不理想,录制方曾一度对他失去信心。“与2016年的挑战相比,这次挑战因为挑战地点、挑战规则、操作设备不同等,给结果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朱飞说。

2016年挑战时,头戴棒球帽的模特站成一排,位置固定,由挑战者操作设备去找人。这次在意大利挑战,规则变了:设备位置不变,只能在小范围内移动,通过模特移动达到“人机互动”的效果,相当于人找机器。

“以前使用的是两节臂小型挖掘机,这次是3节臂。模特身高不同,意味着要增加操作步骤和动作。”朱飞说,模特移动速度的快慢也会影响成绩。

在意大利练习时,朱飞因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第一天1分钟操作挖掘机只摘掉10名模特头上的帽子。“那时意大利录制方脸色十分不好。”朱飞回忆道,后来他们迅速调整状态,加上与模特配合更为默契,他操作挖掘机1分钟可摘掉13名模特头上的帽子,录制方脸上才有了笑容。

正式节目录制时,朱飞说他十分紧张,如果挑战失败就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生命至上,结果重要,但保证人的生命安全更重要。”朱飞笑着说,“好在最后顶住了压力,成功完成了挑战。”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最大的诀窍就是练习。”对于能够达到“人机合一”的境界,朱飞说:“平时要不停地模拟训练,形成肌肉记忆,好像挖掘机的动臂是自己的手臂一样。”

2008年,朱飞刚进厂不久,看到前辈用挖掘机表演投篮、走钢丝,内心大受震撼:挖掘机还能这样玩?他便私下去找前辈学习。前辈鼓励他:“很简单,只要你敢摸、敢碰。”

于是,朱飞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练习,还考取了挖掘机操作证。“从挖掘机投篮、切西瓜等静态物体开始练习,慢慢掌握挖掘机的操作规律、性能,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朱飞说。

如今,朱飞可以用挖掘机进行投篮、切西瓜、做三明治、写毛笔字等10多项表演。在本职工作上,朱飞从装配钳工成长为柳工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去年还获评“柳州工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HTTPS加密-MySSL安全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