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三姐传歌在柳州,小龙潭水润歌喉;立鱼峰旁成歌海,山歌不断唱千秋。”
2014年,“柳州鱼峰歌圩”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经过多年培育,如今已成为每年广西“三月三”传统节日中最具影响力的文旅活动之一。2月27日,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有关议案,提出要加强“柳州鱼峰歌圩”品牌建设,推动“歌仙刘三姐”文化旅游。
山歌越千年,柳州歌如海。这穿越时空的生命力,由何而来?因何存续?又如何“越唱越响”?即日起,本报推出“‘柳州鱼峰歌圩’老品牌如何焕发新活力”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山歌,是口口相传的诗。
柳州城南,鱼峰山犹如一尾锦鲤,尾巴深扎大地,朝天高歌。鱼峰山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山歌故事。千百年来,人们聚集、欢庆、迁徙,山歌也随之飞出大山,在城里落了脚。
而这一代的故事,谓之曰——“柳州鱼峰歌圩”。
山歌唱千年 三姐亲口传 ——“柳州鱼峰歌圩”老品牌如何焕发新活力系列报道(上) ...
柳州原创彩调剧《刘三姐》片段。(资料图)
歌谣代代传 三姐仍当红
“嘿!什么水面打跟斗咧,嘿嘹嘹啰……”3月1日晚,柳州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传来嘹亮唱腔,彩调剧《刘三姐》时隔多年在此重排上演,唤起了不少人的共同回忆,也令导演彭荣青心潮澎湃。
彭荣青,国家一级演员、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柳州彩调代表性传承人,曾在原版彩调剧《刘三姐》中饰演“阿牛哥”一角。
彭荣青回忆,1961年,电影《刘三姐》一炮而红,火遍了大江南北,甚至火到了东南亚。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部电影正是改编自柳州彩调剧《刘三姐》。
1959年初,全国上下掀起了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热潮。彼时,柳州市委宣传部选定了民间传说“歌仙刘三姐”作为献礼剧目的创作题材,市文化馆多位“笔杆子”完成了柳州彩调剧《刘三姐》的创作,刘三姐也由此被塑造为“用山歌同财主作斗争,用山歌讴歌生活和爱情”的具有反抗精神的民间歌手。
柳州彩调剧《刘三姐》是第一个公开演出并公开发表关于刘三姐传说的剧本。此剧诞生后,曾五进中南海、四进怀仁堂,在全国巡演达500场,出访10余个国家,随后全国多地根据柳州彩调剧改编演出《刘三姐》,在祖国大江南北刮起“刘三姐旋风”。
这股旋风引起了中央歌舞剧院著名词作家和编剧乔羽的关注。他邀约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苏里,专门来柳观看彩调剧《刘三姐》。看完剧后两人感觉既惊喜又震撼,有了将其改编拍成电影的想法。1960年,两人受自治区邀请拍摄电影《刘三姐》,再次来到柳州,仅用12天就改编完成剧本原型,分场镜头也很快编写完成,电影《刘三姐》破壳而出。
一个甲子过去了,电影中的山歌仍在传唱。当接过重排彩调剧《刘三姐》的担子时,彭荣青决定,将更多山歌编排成唱段。
“柳州有源远流长的山歌文化,对我们艺术创作者来说,有着取之不尽的养分。”彭荣青说,他想尽绵薄之力,让吟唱“这山这水这家乡”的歌谣在新一代年轻人中重新回响。
山歌唱千年 三姐亲口传 ——“柳州鱼峰歌圩”老品牌如何焕发新活力系列报道(上) ...
小龙潭旁的刘三姐骑鱼雕像。
柳州歌如海 文化瑰宝新
登高览胜,纵目龙城,鱼峰山不过是柳州大大小小石山中的一座,却也是最不平凡的一座。
“柳州有个鱼峰山,山下有个小龙潭,终年四季歌不断,都是三姐亲口传。”这首柳州家喻户晓的民谣中所说的“歌”,就是山歌。
山歌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柳州山歌的特点为即兴创作,出口成歌,诙谐幽默,工整押韵,内容几乎涉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腔调接近口语,群众一听便懂。柳州山歌有独唱、对唱、联唱等形式,其中对唱是柳州传统山歌最常用且最具特色的一种形式。
“鱼峰山公园因为交通便利,周边市县的山歌爱好者们都喜欢在这里对歌、赛歌,刘三姐的传说更是让它成为公认的‘山歌圣地’。”柳州市刘三姐山歌文化传承研究会会长江波介绍,柳州山歌活动自唐代开始活跃,至宋、元形成歌圩,明、清和民国时期已颇具影响力。
春烟漫漫,歌声袅袅。位于窑埠街的鱼峰歌圩非遗保护和传承基地展厅虽小,却记录了歌圩的历史。
一块展板上写着:史载,“新兴女子有刘三妹者,相传为始造歌之人,生唐中宗年间,年十二,善为歌,千里内闻歌名而来者……登山而歌,粤民及傜(今瑶族)、僮(今壮族)诸种人围而观之,男女数十百层,咸以为仙,七日夜歌声不绝……”明代岳和声在《后骖鸾录》一书中也记载了柳州郊区圩市旁男女青年在松下“搭歌成群,数十人一聚”的盛况。清乾隆年间的《柳州府(县)志》载:“少妇于春时三五为伴……歌唱为乐;男女亦三五成群,歌以赴之。”
鱼峰区文化馆馆长黎萍向记者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山歌受到政府重视,又开始兴盛起来。1956年中秋节,柳州市首届万人山歌会在鱼峰山举办,将歌圩从乡间搬进了城市。当时柳州人口近20万人,一个歌会竟吸引了上万人参加。
因歌而会,聚而为圩。歌圩的规模有大有小,大歌圩有数千甚至上万人,小歌圩也有数十人。歌圩上歌手们“开口一唱歌成河”。1963年,郭沫若来到柳州,在听到群众对歌后欣然作诗:“立鱼峰半歌声发,应是刘三姐再来;驾驭龙鱼飞九有,神州到处是歌台。”
“柳州山歌不是凭空编造出来的,而是从希望的山林间‘长’出来的,从老百姓的心里唱出来的。”黎萍说,歌圩折射出特定的时代风貌、社会生活与百姓心声,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了各民族群众的学习交融团结。
以歌代言,以歌传情。如今,每逢节假日,鱼峰山下、小龙潭边、江滨公园里,都有歌手自发结伴、对唱山歌。逢重大歌会,不仅柳州周边县市的群众赶来围观,远在贵州、湖南的歌手也慕名而来。
“鱼峰山下摆歌台,歌手八方接踵来;先唱盛世幸福曲,再唱小康乐满怀。”“柳州鱼峰歌圩”的美名不胫而走。
山歌唱千年 三姐亲口传 ——“柳州鱼峰歌圩”老品牌如何焕发新活力系列报道(上) ...
刘三姐在鱼峰山骑鱼成仙。王培堃画(资料图)
山歌有盛会 歌声传万里
柳州鱼峰歌圩,不只是鱼峰的歌圩,更是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山歌盛会。这是“柳州鱼峰歌圩”文化品牌自着手打造之时,就立下的内核。
关于这一点,时任鱼峰区文化和体育局局长罗原记忆犹新。
2010年,32岁的罗原调任至鱼峰区文体局,正好遇上“广西文化先进县区”的创建。如何找到一个明确的“锚点”、从而整合起文化大文章?
罗原在调研中发现,鱼峰区民间文艺队伍兵强马壮,最盛时达到79支,鱼峰山歌圩广场、江滨公园大歌台天天爆满,文艺队之间甚至因为排演顺序问题闹过矛盾。而鱼峰山因毗邻柳州汽车总站而最为火爆,来自宜州、武宣、象州等周边县市乃至贵州、湖南等地的民间文艺队,纷纷汇聚于此,从“三天一圩”发展到“天天都有圩”。
“一个城市中能保存着这样古老的传统文化形态,在全国城市中都是较为罕见的。”罗原终于找到了“锚点”——鱼峰区文化土壤里最具生命力的山歌!
说干就干,罗原集众人之智慧,提炼出“鱼峰歌圩”这一概念。随后,鱼峰区和柳州市文化部门联手启动了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创建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给鱼峰区“传承历史文化核心区”这一定位,着手打造和提升“柳州鱼峰歌圩”这一独特的地方文化品牌。
罗原、黎萍等自豪地介绍,“柳州鱼峰歌圩”示范项目在北京参加原文化部评审时,以西部地区第二名的高分成绩通过评审验收。专家一致认为“柳州鱼峰歌圩”示范项目创建工作举措得当、成效显著、做法创新、工作扎实,为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建设提供了优秀样本。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依托“柳州鱼峰歌圩”项目,鱼峰区辖区7个街道办事处、49个社区全部完成“鱼峰歌圩”文化活动中心建设;2012年,依托市青少年宫成立“小歌仙”少年儿童艺术团,每年投入100万元免费培训辖区有歌舞潜力的少年儿童;2014年、2019年连续两次获文化和旅游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21年获评“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鱼峰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衡化方面取得良好成效,进一步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
山里“长”出来的“歌”,究竟能有多嘹亮,能飞多远?
“我们有责任通过立案和议案办理,加强‘柳州鱼峰歌圩’品牌建设,巩固和擦亮‘歌仙刘三姐’这张城市名片。”市人大民族外事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庆东表示,希望柳州山歌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