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这一声“东方巨响”,奠定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制作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颁发给为此作出贡献的地质人。近日,广西三〇五核地质大队的140多名离退休同志陆续收到了这枚珍贵的纪念章。
“我们来给你戴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感谢你为我们新中国核工业事业作出的特殊贡献!”广西三〇五核地质大队离退休党总支书记唐世健边说边给离休干部92岁的招刚章戴上纪念章。
纪念章刻画了首爆场景,用山纹和云纹寓意“两弹一星”的精神,用和平鸽和橄榄枝寓意和平利用核能的中国核工业。92岁高龄的招刚章,精神矍铄,回忆起当年的情形仍历历在目,“当时听到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心里很高兴。”
1957年,招刚章从北京地质勘探学院矿产调查与找矿普查专业毕业,分配到广西3095地质大队,即广西三〇五核地质大队的前身,成为数千名地质人中的一员。
“我们找矿是苏联专家指导的,苏联专家说石灰岩区域没有矿,我们不信这个邪,不管怎么辛苦,我们都立志为祖国找矿。”招刚章说到。
1960年7月苏联专家撤离回国,作为技术带头人,招刚章带领技术小组克难攻坚。一年后,在广西大新县一石灰岩区域附近,勘探工作有了重大进展。为了采集到高品位样品,招刚章钻进了28米的探井。
“当时发现伽马射线异常,我仔细研究,找到依据,大新一定有矿。28米的深井,没人敢爬,但是我敢。爬上来以后我就高兴了,我说这下找到矿了,没有白辛苦。”招刚章仍清晰的记得当时的场景。
最终证实招刚章的推断完全正确,这是广西向国家提交的第一个制造原子弹初始原料大型矿床。
为了我国的原子弹事业,地质大队还有很多像招刚章一样的地质人,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还有祖孙三代都加入了中国核工业事业。
广西三〇五核地质大队退休干部,如今已经88岁的王心孝是第一代地质人。他的女婿,广西三〇五核地质大队退休职工,如今68岁的唐大明是家里第二代地质人。而王心孝的外孙,如今39岁的唐德霖,目前是广西三〇五核地质大队职工。王心孝一家祖孙三代都加入了中国核工业事业。
科技强国,“两弹一星”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地质人,他们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赓续着地质人的红色血脉,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花了那么大的力气,再找不到矿就对不起牺牲的同志。”王心孝说到。
唐大明回忆,当年长时间在野外找矿,很少有时间回家,“我们三代人都为了国家矿藏事业,付出我们的青春和力量。”
唐德霖说:“作为我们这一代人,要运用更先进的手段、更先进的设备,为祖国找到更富有的矿藏,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